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香港海員工會的反抗與鬥爭
新中國成立前夕,香港海員冒着被國民黨在台灣海峽攔截的危險,安全護送旅居香港的190餘名愛國人士北上,令第一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得以順利召開。在採訪中,香港海員工會前副主席、船長余錦強告訴記者,「這是很重要的任務。」
新中國成立之前,毛主席邀請了一大批在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希望他們出席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國是,當時的海員工會接受了這個任務,參與協助幫他們北上。根據當時的紀錄,他們在貨客船艙,分成三批次進入。然而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封鎖了台灣海峽。余錦強說,「當時不能經台灣海峽北上,要經台灣東面的外海,兜一個大圈,比平時航線多了三四天,與此同時還要避開國民黨飛機、海軍的攔截,才能使大家能安全到達大連港。」
在海員工會成立之前的年代,客輪是重要的長途交通工具。然而,身處香港的中國海員境遇惡劣,長期遭受資方和包工頭的壓榨和種族歧視,不論工作和生活環境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辛亥革命前後,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經常乘坐輪船奔走於海內外從事革命活動,與香港海員接觸較多,常向海員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在孫中山的影響下,海員相信只有推翻中國的封建統治,才能使國家富強,讓自身脫離苦難。1921年3月6日,在陳炳生、翟漢奇、林偉民、蘇兆徵等人的領導下,以維護海員尊嚴與權利為宗旨的「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宣告成立。這是中國海員工人第一個工會組織,也是中國最早的產業工會組織之一。
然而,「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卻被封閉了十年之久。香港海員工會秘書長黎啟穗說道,「1927年的時候,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因為當時蔣介石背叛了革命,違背了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政策,在1927年大量屠殺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工人,所以港英當局看見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沒有了後台支持我們,就趁機會將我們再次封閉,持續了10年之久,直至1937年。」
1937年,香港地區抗日救亡運動蓬勃發展。為了更好地組織抗日,香港海員召開了香港海員大會,向港英政府申請恢復工會。黎啟穗回憶,「當時仍想用『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這個名去恢復,但港英方面覺得海總以前做了兩件這麼大的事,一件是海員大罷工,一件是省港大罷工,所以不想我們用這個名稱,他說我們的名稱被倫敦下令封閉,要恢復是不可能的,我們基於抗日的需要,接受了用『香港海員工會』的名去恢復運作。」所以,為了順利得到批准,「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改名為「香港海員工會」。
從1921年「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成立到今天,香港海員工會走過了100年艱辛而光榮的紅色歷程。
https://www.wenweipo.com/a/202107/28/AP60ffec74e4b08d3407d060d0.html